这段时间,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如今,提起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外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武胜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了乡风美、人和谐、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目标,绘织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乡村变化日新月异
乡土品牌异军突起
6月6日,武胜县鸣钟乡龙庙村,基地业主刘安萍站在大片果林里,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500余亩李子即将迎来丰收,会为她创造一笔不菲的收入。
刘安萍是土生土长的龙庙村人,2015年之前,她在云南等地从事水果批发生意,是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龙庙村兴修公路、整治山坪塘、发展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让刘安萍有了返乡创业的愿望。
了解到刘安萍的想法后,鸣钟乡党委政府主动和她取得联系,向她讲明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及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前景,这让刘安萍很受感动。
2015年底,刘安萍回到龙庙村,将村里1000余亩撂荒地流转过来,种植四月李、蜂糖李、青脆李、红脆李等品种果树,建成“桃李漫天”果园。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目前果树已进入挂果期。
致富不忘乡亲,刘安萍还将果树种植核心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在果园用工选择上,优先考虑本村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与龙庙村相距40公里的万隆镇飞来石村,同样依托精准扶贫,通过政府引导、业主主导、村民参与,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冬枣种植;与四川省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引进龙凤鸡幼苗,发展小家禽养殖,壮大庭院经济,为飞来石村脱贫致富提供了产业支撑;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依托仙居洞、飞仙谷、飞仙湖等自然资源,塑造飞仙文化,打造集果蔬采摘、水上垂钓、生态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仅仅三年时间,飞来石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脱贫摘帽。
龙庙村和飞来石村发生的变化,是武胜农村旧貌换新颜的一个缩影。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各行政村基本形成了产业支撑,打造出“白坪甜橙”“飞来冬枣”“金光花椒”“南溪甘蔗”等一系列知名特色乡土品牌。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广安日报或365在线体育”及天下广安移动客户端、广安日报微信微博等所属新媒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广安日报传媒集团(广安日报社)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广安日报/365在线体育/天下广安”,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