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四川 > 内容
加强法治建设 助力治蜀兴川(1)
【发稿时间:2018-6-28】 【稿件来源:四川日报】
  

  各地各部门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凝聚共识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众多游客涌入阿坝州,迎接他们的除了辽阔壮美的好风光,还有热情好客的阿坝人。“阿坝拒绝旅游‘快钱’。”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负责人说,近期持续开展的依法整治旅游乱象行动,营造了一个“净土阿坝”。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阿坝州为谋发展、促改革、保稳定提出的方法论,藏区依法常态化治理工作正在当地深入推进。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这个共识也在各地各部门凝聚:始终高举法治旗帜,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全面加强依法治省

  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不久前,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培训班开班,各市(州)依法治市(州)办负责人齐聚成都进行专题学习讨论,不少人带来最新的调研成果。

  “两张皮”“灯下黑”“吊脚楼”“大呼隆”--与会者用这4个词来形容制约法治在基层落地的4个实际难题:有的将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基层治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看;有的忽视同级机关、忽视本部门自身治理;有的在落实中效果层层衰减;还有的在落实中照单全收却未联系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省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各部门必须要把全面加强依法治省,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

  破解“两张皮”难题,广元提出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推进法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相融互动。

  破解“灯下黑”难题,省食药监局提出既要加强普法工作,也要加强学法工作,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

  破解“吊脚楼”难题,达州提出梳理县乡村三级基层治理该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评价、怎么问责的清单。

  破解“大呼隆”难题,德阳专门提出要求:针对性制定差异化、精准化、可操作的基层治理办法措施。

  省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用好前期开展的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成果,旗帜鲜明抓乡村振兴自治法治德治和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推动“三治三共”在基层落地生根。

编辑:侯懿航 【返回首页】【打印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广安日报或365在线体育”及天下广安移动客户端、广安日报微信微博等所属新媒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广安日报传媒集团(广安日报社)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广安日报/365在线体育/天下广安”,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