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6时30分左右,在成都市区内可见远处高耸的雪山。本报记者 吴传明 摄
——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做好“加减法”
加法瞄准自然生态“量质齐升”,减法瞄准污染治理“量源双降”
●铸就“新动能”
摒弃高污染、高排放发展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
●筑牢“防火墙”
围绕产权制度、政府责任和市场角色,补齐法律漏洞、补足执法短板,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前几天,我又在成都拍到雪山了。”6月25日,成都观山爱好者邱剑高兴地说,如今在成都看到雪山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在光华大道三次拍到了距成都市区超过230公里的贡嘎山。
成都空气质量的可喜变化,正是我省“蓝天保卫战”的成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把成都平原大气质量改善作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让‘成都蓝’更多,让‘四川蓝’常在。”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我省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顶层设计、加快补齐短板,守住环境底线、发动全民参与,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巴山蜀水正绽放绿色之美。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广安日报或365在线体育”及天下广安移动客户端、广安日报微信微博等所属新媒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广安日报传媒集团(广安日报社)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广安日报/365在线体育/天下广安”,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