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影都,星光灿烂。6月的青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13日至17日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通过优秀影片展映、“电影市场”、合作论坛、“聚焦国家”、影片评选等活动,12个国家的电影发展成就得到集中展示,电影节为各国扩大电影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成为展示和践行“上海精神”的崭新平台。
多样文明充分展示
本届电影节期间,共有12个国家的优秀影片与观众见面,其中参赛影片23部,参展影片55部。如《摔跤吧爸爸》(印度)《活鲤鱼》(俄罗斯)《归人》(哈萨克斯坦)《夜间事故》(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力量》(巴基斯坦)等,有的中国观众已经比较熟悉,有的相对陌生,让人一饱眼福,受到心灵洗礼。
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说,参赛参展影片都是近两年来各国新片,代表了各国电影发展较高水平,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上合组织各国的电影风采和多样文明。
“之前不太了解蒙古。原来蒙古的风光这么壮丽!很想亲身去体验一下。” 青岛市民赵慧观看了蒙古电影《成吉思汗的孩子们》,深有感触地说。
6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电影市场”活动,上合组织各国25家电影企业设立了展台,展示各自国家的影片和电影器材。贯穿电影节始终的“聚焦国家”单元,各国电影人轮番“登场”,集中介绍本国电影发展成就,与观众互动,并放映代表影片,让人们对各国电影事业和文化传统增进了了解。
东道主中国的电影发展成就格外引人关注。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亿元,观影人次超过16亿;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已达5.5万块,稳居世界第一位。青岛东方影都大剧院荣膺被誉为“建筑界奥斯卡”的国际金砖奖。以中影怀柔数字基地、青岛东方影都、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数字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电影制作拍摄基地,都具备了较为雄厚的产业科技实力和服务保障能力,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基本构建了电影工业化链条。
中国电影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了上合组织国家电影从业者的点赞。俄罗斯导演弗拉基米尔·科特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电影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世界电影的格局,并对拉动上合组织区域电影及文化的发展、对人类文化多样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