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政策普遍强调继续抑制非理性需求,另一方面重点调节供给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楼市将进入增加“有效供给”新时期,在未来的政策变化趋势中,不仅仅只是限购、限售、限贷这些限制性措施,很多城市将进入补库存、增供给的新时期。
政策倾向“增加有效供给”
5月初,住建部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了成都、太原两市政府负责人,强调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认真落实稳房价、稳租金的调控目标,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中小套型普通住房,遏制投机炒作,支持和满足群众刚性居住需求。
5月下旬,住建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再度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随后,多个城市出台了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中长期规划。其中,北京市推出未来5年的住宅用地供地计划;提出将限价房中可售住房销售限价与评估价比值不高于85%的,收购转化为共有产权住房,从供给端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规模。上海发布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大幅增加住房土地供应规模,增加政策性支持住房及租赁住宅的土地供应。
中指院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一线城市的住房供应结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了。“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住房供应基本体现为4:4:2的三分结构。这个结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扩大了政策性支持住房的比重以及租赁住房的比重。这种结构上的变化,使能够满足中低端住房需求的房源大大扩充”。
该人士分析指出,“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效供给的概念会渗透到以后各个城市的住房供给侧改革当中去。从企业的层面来看,要开始关注增加有效供给后会给以后的市场业务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企业对机遇的把握应适时转移到对住房供给侧改革的关注。”
6月12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百城住宅库存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受监测的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批准预售面积为448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2%,同比增长15.1%。
“从库存规模看,目前很多省会城市的库存规模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同比下跌,这也是此类城市近期政策调控中,明确提出积极增加供地补库存的原因所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总体上看,5月份房企推盘节奏有所加快,这有助于购房者获得更多的选房机会。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广安日报或365在线体育”及天下广安移动客户端、广安日报微信微博等所属新媒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广安日报传媒集团(广安日报社)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广安日报/365在线体育/天下广安”,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