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汽车 > 内容
网约车谨防4类风险 小心遗落手机被司机私自转账(1)
【发稿时间:2018-6-19】 【稿件来源:北京晨报】
  

  网约车陷阱多 谨防四类风险

  朝阳检察院结合案件提醒市民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出行方式的多元化,“网约车”司机侵害乘客安全的恶性事件屡屡引发社会关注。近日,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发布通报称,该院自2015年以来共办理“乘客约车出行被侵害”类案件12件17人,涉及罪名包括强奸罪、寻衅滋事罪、抢夺罪等。为此,朝阳区检察院的检察官结合案例为读者揭示此类案件的违法犯罪风险点。

  风险1

  遗落手机被司机私自转账

  据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李新刚介绍,“网约车”司机因人员构成复杂、车辆行驶地域面广、运营过程随意性大等多重因素,导致实践中很难对其加以约束。

  “网约车”司机周某在三里屯地区拉上乘客陈某送至目的地后,发现副驾驶手抠的位置上有一台乘客遗留的手机。周某尝试解锁后,发现该手机可以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登陆支付宝APP,便起了贼心。他于是用小额免密支付的方式,先后给自己的支付宝账户转账13次,共计窃得人民币2800元。

  风险2

  “网约车”司机拒载引冲突

  部分司机在接单过程中,因“拒载”等多种原因与乘客发生言语冲突,后升级为拉扯撕拽、拳打脚踢等暴力行为。

  例如李某涉嫌故意伤害案中,专车司机赵某于2018年年初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附近接单,后前往二号航站楼去接乘客李某。因李某行李较多,赵某表示无法承载,遂拒绝该订单。李某不服气,二人遂因拒载问题展开骂战,进而发生肢体冲突。在此过程中,二人摔倒在地且均遭受身体伤害。

编辑:侯懿航 【返回首页】【打印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广安日报或365在线体育”及天下广安移动客户端、广安日报微信微博等所属新媒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广安日报传媒集团(广安日报社)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广安日报/365在线体育/天下广安”,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