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新时代 新征程 > 内容
刘起:解燃“煤”之急亮万家灯火
【发稿时间:2018-5-2】 【稿件来源:365在线体育】
  

  22年,是刘起在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年头数。22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奋斗书写出精彩人生。

  现任该公司副总经理的刘起,1997年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今武汉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勤勤恳恳工作、不断学习进取,一步步从一线工人成长为业务骨干。2007年,因公司发展需要,刘起由发电部副主任转岗到了经营部门,从事燃料供应工作。

  由于四川特殊的水火电比例结构、季节性波动和区域内煤炭产能不足,该公司燃料供应工作长期面临着重重困难。2007年,该公司一二三期机组全部建设完成,对煤炭需求量大幅增加。

  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挑战。“火电企业的燃料成本是最大的成本支出,因此煤炭采购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益,这要求我要尽最大努力降低煤炭采购成本。”刘起说,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开始自学法律、煤炭、财税、铁路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同事看着我下班后就抱着书‘啃’,还打趣地说,‘你还打算再去考个研究生吗’。”

  回忆起那段学习时光,刘起笑着对记者说,“学习是一个人保持进步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正是凭着这股学习劲,刘起很快便能分析出市场政策调整对公司燃料供应的影响。更大的考验也来临了──2008年,全国煤炭供应形势持续趋紧,机组随时都可能因为煤炭供应量不足而停产。

  保障煤炭供应刻不容缓。肩负“寻煤”重任的刘起带着同事四处奔波,蹲点驻矿,足迹遍及周边的多个产煤省市。“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和另外两个同事为了采购优质煤炭,在新疆一处煤矿蹲守了3天3夜。当地夜里室外气温零下10几度,我们在露天出煤站台守着,风又特别大,感觉穿再厚的衣服都不顶用,只能靠跑步取暖。”提起那段艰辛的“寻煤”往事,刘起感慨良多。

  可喜的是,付出得到了回报。刘起与同事们成功地把煤源渠道从原来的3个省市增至7个省市,为公司正常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确保发电用煤的同时,他还不断探索创新燃料采购模式,从“电煤丰存枯用”到“煤电战略协作”,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燃料采购模式,有效破解了公司的燃料供应难题。此外,他还充分利用中省有关奖补政策,为公司争取和落实丰存枯用补贴资金上亿元。

  2012年,全国煤炭供应形势逐步好转,刘起和同事们通过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煤炭市场和相关行业形势分析,及时按照市场行情和政策变化调整月度采购计划,2012年至2014年,又为公司节约燃料采购成本数亿元。

  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2015年,刘起被公司任命为副总经理,继续分管燃料供应,同时负责电量营销。“现在的工作状态就是‘一直在路上’,全国各地去谈煤炭采购或者电量销售合作。”对于这份“在路上”的工作,刘起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说,一个新岗位不仅意味着新挑战,也蕴含着新机遇,要努力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成就新作为。

  这些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刘起带着团队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开创了公司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个人先后获得“中国华电集团四川公司燃料管理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广安市第四届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前锋记者站 刘华 记者 卢琴 )

编辑:李娟 【返回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