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场婚宴在前锋区龙滩镇朱家村举行。与该村以往婚宴不一样的是,这场婚宴的举办地点,并不在新郎家里,而在村里的“家宴服务中心”。
自2016年以来,我市创新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在前锋区先行试点,要求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家宴服务中心,提供场地和设备,同时加强对农村宴席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为农村坝坝宴拧紧“安全阀”。
场地规范设备齐全 申报备案监督到位
朱家村村委会距离龙滩场镇不到1公里,家宴服务中心建在村委会旁边,占地500余平方米,除了标准的食材加工用房外,还配套有摆放餐桌的广场。
走进朱家村家宴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地面全部铺设了地砖,显得整洁宽敞。清洗池、消毒池、洗菜池等操作区域进行了明确分类。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样式统一、摆放有序,大型冰柜、消毒柜、食品留样冰箱、灭蝇灯等设备一应俱全。
在家宴服务中心的墙上,张贴有《前锋区家宴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聚餐信息公示》《食品加工安全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和清洁台账贴在醒目位置。
4月2日,村民董志平在这里办了一场40桌的宴席,客人坐满了家宴服务中心。
“家宴服务中心建起后,大家都愿意在这里办宴席,因为这里设备齐全,操作规范,让人吃得放心。”董志平说,以前村里办席,主人家忙前忙后好几天。现在在家宴服务中举办,每桌300多元包干,省事又实惠。
按照我市规范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董志平在办宴席之前,需要向村里申报。“办多少桌,在哪里办,请哪个厨师,准备哪些菜,都需要登记。”朱家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刘明华将董志平的报备信息登记后,再向龙滩镇食安办报告。
根据相关规定,农村聚餐规模人数超过100人,龙滩镇食安办必须派专人到场指导。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烹饪,再到食品留样,食安办工作人员必须全程进行监管。
据市食安办副主任唐爱军介绍,前锋区家宴服务中心按照规范化建设,远离污染源,细化食品加工流程,配置有大型冰柜、食品留样冰箱、餐具厨具。村民举办宴席,可租用场地和设备,每桌支付10元至50元不等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