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四川省中青年作家散文培训”散记
文学盛宴 飘香记忆
——参加“四川省中青年作家散文培训”散记
◎吴生泉
2017年12月11日~14日,有幸与来自全省各地的近70名中青年作家一道,参加了在内江市举办的“四川省中青年作家(散文)培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李建军,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副主编罗伟章,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中国作协会员、第五届鲁迅文学院高级评论家班学员任林举先后为我们授课,并通过互动方式,与我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经验,为我们解疑答惑、指点迷津。
语言,是一种情态
李建军以其独到犀利的眼光捕捉当今文坛的一些文学现象,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他从文学的内涵和外延着手,阐述了阅读和批评的关系,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写作的质量和格调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汪曾祺的作品。他提醒大家要多阅读。杂取百家,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他认为,作者不要把各种文体割裂开来,一名好作家,风格一定要清新高雅,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正如“蜜蜂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一位好作家一定是多趣味的、知识化的作家,必定是一位思想家。从作家写得如何,可以判断他读得如何,比如路遥就非常重视经典阅读;从作家写得如何,可以判断他思考的深度如何,比如史铁生就是有宗教信仰的作家,伟大的信仰必然使其作品深刻。
在汉语修养和文体风格方面,李建军首推汪曾祺。他认为,汪曾祺在语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意识和成熟风格,以及他在古今中外文学经验的“打通”(古今打通、人我打通)方面,所提供的理念,所取得的成就,代表了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与同时代的成就很高的作家相比较,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更有滋味,他是把古典文学的气韵同口语结合得最好的一位作家。
他认为,汪曾祺是一个奇异的现象,克服新与旧的对立,弥合雅与俗的分裂,创造一种成熟而优美的语言风格。其语言典雅、含蓄、有教养,冲淡、朴素、有诗意。他认为,汪曾祺的作品就是一座美学的高标,一个优雅的典范。其经验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汉语文学独具的美感和魅力,也有助于我们调整和建构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经验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克服在创作上凌忽古人的“傲慢病”和模仿他者的“幼稚病”。
随后,他批评了当今的一些文坛怪象。他说,在文化逻辑混乱、文学生态恶化的语境里,人们所看到的当代作品,多是粗鄙无文的平庸之作。一些所谓的“名家”,也存在着内容肮脏、语言低俗的现象。
最后,李建军认为,语言不是技巧,而是一种情态。语言的魅力,在于既有文言的典雅,又有口语的生动,因此,要对准确、朴素的民间文学语言(方言、谚语、口语)感兴趣,从中吸纳营养,将文言与口语结合起来,使之具有中国格调。
在回答学员关于阅读的问题时,李建军强调,要多读历史散文,从“经史子集”读起,使自己的语言要美,要有诗意,视野要开阔,字里行间要有思想,内心要丰富。但阅读也要学会选择,读一流的著作,写一流的作品。在涉及到“散文小说化”问题时,他认为虚与实是有界限的,小说可以散文化,但散文不可小说化,散文是忠实的、真实的、诚实的文体。
万物,皆有裂痕
罗伟章从散文的悠久历史背景出发,指出散文要有真情实感,细节一定要真实,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裂痕,并将裂痕延伸为文学创作的灵感。他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过来的地方!关键是要有宽阔的情怀,深邃的目光,能够自幽暗处进发,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他说,写小说时,可以使自己与读者隔着一道屏障,而写散文要把自己打开,与读者素面相对,是什么,有什么,读者一目了然。散文的第一要领是真诚、真挚,情感上不可矫揉造作,要正视自己,要有对自己的认识。真挚的核心是谦卑。比如写鸟,先到鸟的心里过一遍,融情于鸟。艺术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在于它以平等的尊重去对待身边的一切事物。散文所展现的就是一种情怀,无论是谦卑还是敬畏。
其次,在语言上,要克服“习惯表达”。如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写海上日出就不同凡响,用“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这类表示时间推移的句子,来描写日出的情形,让读者有了跟太阳一起挣扎、一起诞生的感受。
散文的“真”要走向宽阔。要从“小我”走向“大我”,即使是写闲适,也要由“小闲适”走向“大闲适”。要使自己“宽阔”,就要多阅读。写作者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精神父亲”。所谓“精神父亲”,就是能激起写作的欲望的那位作家。对这类作家的作品,除了要精读以外,还要通读。于此,罗伟章特别推介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是开眼界,修养是开心界。他认为,不能只满足于视力上的“看”,而要追求心力上的“见”,不要随便写,一定要有所发现。
写作除了宽阔,还要深邃。所谓深邃,就是要发现现实中的“裂痕”,要发现生活中的麻烦,有麻烦才会写。他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一个作家要向幽暗、幽冥处进发。而什么都想得通,什么都过得好,那就没得写。
他强调,散文创作切忌“空抒情”,要重视对物质的表达,尽量有一点“智信”的表达,满足读者智慧与情感的双重需求。以《怒江·澜沧江:给我一双目光》为例,其中一句“他坐在早晨上”叫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写作是需要“花招”的。散文作家就是要用属于自己的文字,来塑造自己的面貌,成就自己的光芒。
在回答“散文是可以虚构的吗”这个问题上,罗伟章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没有一种文字不是虚构的,正因为虚构,文学才可爱。当然,虚构也得使生活的逻辑与艺术逻辑相贯通,细节必须真实。细节的真是一切艺术的生命。
他还说,散文要有哲理。对于哲理的产生,他则说“你被伤害的地方,就是艺术生长的地方”。他还倡导系列写作,对一个题材要不断地开掘、发挥,要找到自己最“痛”的地方。关于作品,好的标准应该是这样:我的故事也是他们的故事。他把好散文界定为“三型”,即创新型、深度型、音乐型。他认为过度清晰的文字并不好,还应该是“混沌型”,允许文章有多义性。
作家,要有大担当
施战军从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文学性出发,讲解了创作方法,分析了世界各地的文学创作风格。他表示,作为中国的作家,文学创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在新时代担负起中青年作家应该有的担当,在作品中反映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他做了“关于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讲座。他认为,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谈的非常多,特别强调现实主义创作。他列举了歌德的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薄伽丘的对话体小说《十日谈》,以及尽巴尔扎克的系列作品,来阐明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法,即准确地观察、细节写作、生活环境的缔造、戏剧性翻转、以及形象与激情的融合。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写作不可居高临下,因为“人类历史的推动力可能是恶的力量,而不是善的力量”。
他以《人民文学》主编的视觉,评价了当下有关现实主义创作的状况。小说创作中,存在着以写黑暗、写凶残为主的“惰性写作”,这是文学的失职。他以阿来的《三只虫草》为例,强调作家就应该有家国情怀,有大担当;再以北方问剑的《故事星球》为例,说明作品可以为一个国度找回自信;还以范稳的《重庆之眼》为例,证明历史题材也有现实意义。
在谈到什么是散文、以及散文是否边缘化的问题时,施战军说,散文是国文,散文的影响一直在,它滋养了我们的生命,从没被边缘化。散文的沉寂是珍贵的。散文要自由、真诚,是随性而来的写作,跟生命在一起,是最率真、最自然的文体,最怕的是散文腔。
散文,是无所不能的
阿来针对当前“文学川军”的现状,从散文写作的语言、写作的方法、写作的态度、阅读的方式等方面出发,精心指导,敲响警钟。他表示:“写作首先要牢固树立宏大的目标,了解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背景,这需要作家不断丰富自己,增加生活的体验和收获,多读自己需要的经典作品。”
他以耶鲁达的名句“我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因为我过着诗人的生活”引出话题,强调作家的经历尤为重要。作家能否杰出,不在于出发点,在于将来的成长,在于经历是否丰富。当前,有两种不良影响,一是“小富即安”,安于物质享受,二是文艺观念。要么“小打小闹”,没有野心,作品没有表达出最宽广的东西;要么作家出于“悬置”状态,固守所谓“纯粹”的文学观,不问政治,不写当下最主要的生活,或吟风弄月、或无病呻吟。作家应该从大地出发,把自己的个人经验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作家就是将个人经验上升为共同经验的知识分子。
他认为,文学就是提升和改造自己的过程,作家要扩充自己的经历,不断地读书,不要在心灵上关闭自己,不要把精神状态局限于小天地,尽量多地游历、体验,不要回避主流,不要与时代绝缘,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发生强烈的兴趣。作家应该把虚伪的、市侩的东西拿掉,没有坚持、没有反对,就胸无大志,打不开,就会像蜗牛。我们要打碎蜗牛的壳,不间断地读书,读全世界最好的书。
我们需要站在当代与古人对话,与《诗经》对话,与唐诗宋词对话,与《红楼梦》对话,更需要与外部世界对话。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即自我表达、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文学必须研究人性。作家要向生活学习,向经验学习。写作者应该是人道主义者、人文主义者。自我优越感是当今写作者的大敌。一个人要真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就不要找借口。一个人的物质享受不可能是无限的,但大脑可以无限充实,情感可以无限丰富。
关于阅读,阿来认为,没有阅读,就建立不起语感,就像长了舌头,但没有味蕾。当下,我们的阅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阅读量太小,二是方法不对,读得太分散、太凌乱、缺乏系统。我们应该痛读古诗词,应当根据自己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恶补。例如,可以通过阅读海明威,学习他的“电报式”写作;通过阅读欧亨利、蒲松龄等,学习他们的含蓄隽永。
提到散文,阿来侃侃而谈,有理有据。他尤其推崇《古文观止》,以其中的《过秦论》《岳阳楼记》《赤壁赋》《项脊轩志》《出师表》为例,说明古人的散文题材尤为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散文的功能是无所不能的,古今中外散文的写作与运用都结合得极好,古有李密的《陈情表》,今有贾平凹的《辞宴书》,即使他本人刚刚获奖的《士与绅的最后遭逢》,也是一篇演讲稿。他还列举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不说明散文的实用功能。
耶鲁达的回忆录,可以视为思想情感“由简单到丰富,由肤浅到深刻、由浅吻和眼泪到痛苦与人民”的范本。一个人写作,不必刻意,老老实实写即可。有真情实感就写,也要有真情实感才写,人家写滥了的不要多些,不做“空转”,不做无用功。
针对课堂上学员提出的问题,阿来作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并提醒,新时代的中青年作家不应该过分强调地域文化差异,应该更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民族大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虚构,永远不及现实离奇
任林举从散文的文体把握,讲解了散文的叙事脉络、创作方法和态度,并以个人丰富的经验和历程,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故事。他表示:“写散文的作家分为四类,或者有志无趣,或者无志无趣,或者有趣无志,或者有志有趣。”同时,他提醒学员,散文创作不要拘泥于形式,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保持情感的灵动,巧妙立意,力求用诗意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写出自己的情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关于散文的定位。他说,在各种文体中,唯有散文是一种古老而成熟的文体,不写好,就有愧于祖先。小说因其越写越私,越个人化而遭置疑。而散文必须具有真实性、认识性,不但要有人,还要有“我”。先有人,后有文,散文作家要有大格局、大悲情。
关于叙事与描写。叙事不能脱离事实的框架。现实,永远是丰富的、离奇的,只是你没有看到;虚构,永远不及现实离奇!其实,我们创造了什么?只不过是发现,只不过是一个传感器,虚心观察、思考,才能写作,叙事只需选取足矣,只需剪裁足矣。描写必须在常情与常理之内,用最普通的材料、最平白的语言写出来的好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散文写什么?就要写出人生的滋味。这滋味有感性的、理性的,也有个人的、社会的、宇宙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而要把自己呈现出去,就得有所取舍。在意识形态混乱的当下,真善美的标准应该是应该永恒的标准。
散文作家要把语言、境界、情怀、对世界的理解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对文字要有敬畏之心。要为自己找难题,拓展写作范围,要知道:什么都可以写。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知识、观念都必须更新,作家必须走到读者前面去。
他说,在此泥沙俱下的时代,要做到以下几点:坚持接触生活,做正常人,干正常事,多接触新事物;保持内心的宁静,少凑热闹,多读书,多思考,思考身边的人在干什么,人活着为什么;保持情感的灵动,防止情感的钝化,保持生活的热情、人生的激情;保持审美的高雅,要追求有意义,多想些美好的事物;还要保持思想的深邃,保持悲悯情怀,保持品格的高尚。
关于叙事主题、叙事角度等。他认为,尽量用“我”,不用“他”,否则会造成叙述的障碍;叙事的角度不能随便改变,否则缺气脉;要把所有的文章看成你说的话;节奏应该像河流那样,有缓有疾,有高有低;语言是散文的关键所在,但绝不是华丽的辞藻,语言的秘密在于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在于一个字:新。
记忆,永远飘香
这次培训地点设在市中区的“飘香园林饭店”。说实话,这饭店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直白、俗气、似乎与新闻巨子以及国画大师故里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搭调、不沾边,但在短短几天的培训之后,蓦然发现,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记忆又是那样充实、芬芳、回味悠长。通过聆听名家的授课、以及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了信息,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让我们畅享了一场文学盛宴,有诗为证:
来自北京的李建军和施战军/以空降的方式/到来/对我的大脑进行轮番轰炸/使我这匹横冲直闯的野马/臣服于他们的教鞭之下∥阿来和罗伟章/川军的精锐/他们用我熟悉的口味/讲我熟悉的话语/悄悄地/打开我文学的天窗/告诉我突围的方向∥任林举是一匹黑马/他戴着鲁迅奖丰子恺奖三毛奖的荣耀/以散文的名义/给我的这场文学盛宴/送上了最后一盘水果(摘自张大斌诗作《我来到沱江岸边》)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聆听名家讲授,既有共鸣,也有启发,比如要重视语言的修炼,学会语言上的“古今打通”、“人我打通”,克服“习惯表达”,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比如要通过系统阅读、经典阅读,找到自己的“精神父亲”,保持悲悯情怀,从大地出发,不作“空抒情”,不搞“空转”;比如要尽量丰富人生阅历,要找到自己最“痛”的地方,找到“裂痕”,发现“光”;不甘平庸,拒绝“油腻”;比如要打碎蜗牛的壳,不满足于小打小闹,要有“野心”,从大地出发,有大担当,有家国情怀,追求大眼界、大格局、大胸襟、大文章……总之,通过学习、反省,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虽然培训很短暂,但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需要我们实践与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
(吴生泉,武胜县烈面中学教师,电话13419309589)
365在线体育【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主管、广安日报社主办】
川新备10-130013 蜀ICP备13022825号
川预审R4FV-N264-RZD2-2F66号 QQ:285155950投稿邮箱:GAZXBJB@163.COM
地址:广安市建安南路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