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
——习近平
产业和新村相融互动。郑继明 摄
大红灯笼高高挂,吉祥对联贴门上,熙熙攘攘游客多,小平家乡好祥和……新春佳节之际,记者走进协兴园区牌坊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大年初一,牌坊村清丽园农家乐老板苏小勇,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着客厅正中那张邓小平画像三鞠躬,用这种最淳朴的方式缅怀好老乡。
1997年2月19日,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走完了他93年的人生历程,与世长辞。从此,每年2月,感恩、缅怀的情愫便在广安的春天里发酵、绵延。今天,又至小平同志逝世纪念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举国上下欢度春节时,人民没有忘记,如果没有小平同志,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新生活,也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敬爱的小平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21年了,但“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谆谆嘱托却时时在我们耳边回响。近年来,家乡人民把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之情转化为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的不竭动力,高高举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实现了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发展。
2017年,广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3.8亿元、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1.2亿元、增长15.9%,投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城乡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了“广安经验”、群众生活日益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农村群众积极参加“新农合”。
家乡巨变,告慰伟人,广安正在为中国梦增光添彩!
沿着改革之路坚定前行,以机制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广安正奋力走在全省改革的前列
广安是小平同志的家乡,作为小平同志的老乡,广安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敢为天下先”的因子。自我审视,唯有深化改革,才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之选。
40年前,改革开放春风吹来,包产到户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安“三农”发展带来新机遇。
作为欠发达地区,广安大胆改革,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王家镇位于邻水县东北角,幅员56.3平方公里,全镇有耕地面积17062亩,土地肥沃。多年来,该镇形成了以水稻、油菜、花生等传统农业为主的主导产业。
传统农业产量低、收入少、风险大、规模小,新形势下,应当怎样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该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水稻制种产业,提高粮食产值,实现亩均收入2200元以上。同时,结合“一村一品”,发展黑花生300余亩、西瓜400余亩、板栗400余亩、药材600余亩、香椿200余亩、核桃200余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寒安村6组村民陈相全就享受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福利。去年,他种植的两亩多黑花生和普通花生共收获700余斤,为家里带来4000余元的收入。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和创新携手并肩、一起发力,必然释放更多发展动能。
去年4月,“西部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广安)研发实验基地”在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挂牌成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我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里程碑事件。
这样高含金量的创新研发平台,在广安并不鲜见。近年来,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清华大学广安新能源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广安分院、西南大学广安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大批高规格、高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纷纷落户这方热土。
美丽的广安城区。 郑继明 摄
这背后,折射出广安改革创新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以改革添动力:2017年,我市7家市属国有企业相继成立,国有企业“蓄水池”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多轮驱动格局又有新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三产业蓬勃发展。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关闭煤矿13户、化解煤炭产能131万吨,压减水泥产量278.2万吨,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降至7.2个月,为企业减轻税费14.28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2项,6189项行政权力和6123项责任事项纳入清单管理,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
以创新增实力:去年,我市实施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新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申请专利1910件,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44%,成功创建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完成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放管服和商事制度、统计工作、农业农村、城管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广安正奋力走在全省改革开放前列。
对一代伟人最真诚的缅怀、最深情的告慰,就是沿着他开创的改革道路继续前行。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上下将一如既往践行邓小平理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对外扩大开放合作,广安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悄然间跃升为开放合作的高地前沿,“朋友圈”越来越大
改革与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安开放合作的举措越来越实,力度越来越大,步子越来越急,“朋友圈”越来越广。
2016年9月28日,深圳经济特区带着感恩之情而来,与我市签署《合作共建广安(深圳)产业园协议》,批准成立四川深广合作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产业园为两市合作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承接,打造川粤区域合作典范。
“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深圳建成经济特区。深圳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得感恩小平同志。”四川深广合作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清峰说。
朴实的话语道出人民共同的心声:改革使中国大地生机勃勃,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人们,无不对邓小平同志充满感恩。近年来,追思小平的中华儿女,把感恩之情倾注广安,化为支持小平家乡发展的实际行动,凝聚成建设伟人故里的强大动力。
农业供给侧改革加速产业化进程。
广安把深广产业园作为推动改革、促进开放的前沿阵地——全面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出台19条支持政策,选派13名干部帮助工作。
深广公司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短短一年时间,比亚迪云轨西南制造基地、广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两个千亿级项目相继落户,与深圳能源集团、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等企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与华为、大族激光等战略新兴产业达成合作意向;园区首期项目深广·渠江云谷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比亚迪云轨西南生产基地已全面投产……园区整体投资达160亿元,千亿级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深广产业园在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逐步显现,被省委书记王东明赞之为川粤合作的典范、国家东西部区域合作的亮点。
深圳广安产业园的落地建设成为全国飞地经济样板,广安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合作,以重庆、天津、深圳、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合作伙伴,源源不断地向广安输送活力。
去年,邻水高滩园区签约入驻企业16户,其中90%的企业来自重庆。
这仅是我市持续深化与重庆战略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2012年,广安被确定为四川唯一“川渝合作示范区”。此后,我市不断与重庆加强在交通运输、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安开放合作不断发力:去年,位于广安的天津滨海高新区创新示范园项目完成合资公司组建,中关村创新创业孵化园加快建设;全面争取与成都开展对接合作,成都生物医药城“双飞地”园区取得实质进展,与成都签订1500亩、4.4亿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流转协议,有效补充了地方可支配财力;川东北首个外贸保税仓启用运营,首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成功获批;坚持以真挚情感和细致服务打动客商,全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国内省外到位资金423亿元……
漂亮的开放合作成绩,印证了广安的努力与担当,显现了广安对外开放的巨大吸引力。悄然间,广安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跃升为开放合作的高地前沿。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引下,广安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邓小平同志曾说:“国家发展了,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了。”这是他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广安人的梦想,我们正沿着他开辟的改革开放道路阔步前进,走向共同富裕的明天。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便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侯晓春要求,各级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还要分好“蛋糕”,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
这几天,已经有三个媒人到前锋区小井乡双流村刘宗和家,为他的儿子说媒。
“这要在以前啊,我是想都不敢想。家里太穷了,谁会来说媒哟!”刘宗和乐得合不拢嘴。
原来,刘宗和因病、缺技术,一直在家务农,加之有一对儿女,担子较重,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
这几年,刘宗和通过“农民夜校”学习了砌砖技术,村里又为他家送来了鸡苗,他和老伴牛念比不怕苦不怕累,养猪、养鸡、种水稻……年收入4万元,早已超过贫困线。
“政策好啊,儿女上学有助学金,我看病还能报销,自己只出很少一部分的钱。”刘宗和说,儿子在技校学了一门手艺,即将参加工作,日子将会越过越红火。今年,他在家扩建了鸡舍,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准备大规模种植柚子,他也想学习种植技术,以后自己种。
刘宗和说,按照这样的规划,再过几年,他就能挣够在城里买房交首付的钱。儿子结婚后,一家人住在一起,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科学的产业规划发展,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和刘宗和一样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
贫困村民住上好房子。
近年来,我市以“绣花”功夫做实脱贫攻坚工作,紧盯“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扎实开展持续增收、住房安全、医疗保障、安全饮水、兜底保障、易地搬迁、资金使用、软件资料、教育引导等专项帮扶行动。去年,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3个区市县在全国全省率先摘帽,实现48164名贫困群众脱贫、266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在全国全省树起了旗帜,立起了标杆,作起了示范。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安的发展每向前推进一步,群众得到的实惠就多一分。2017年,广安顺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明已逐渐浸入广安城市发展底色;新组建文旅集团、广视传媒集团、广报传媒集团等文化企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又添新实力,文化展现出广安新的精气神,老百姓过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好日子。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全市上下持续开展“洁净水”行动,建成“洁净水”项目155个,创新河长制“1+4+1+N”河湖管护模式,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2.6%;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行动,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10天、达标率上升5.7个百分点;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营造林26.5万亩,新增森林11.2万亩,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全国第二批试点。
2017年,我市民生事业支出达到18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4%,省定民生工程104项全面完成,市定民生工程22项顺利实施;健康广安建设全面推进,以普及中药及中医疗法为主的村医培训覆盖了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健康快乐跑、足球、书法“三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全面建立起来;基础设施条件和城乡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安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春天的故事在续写,广安大地跨越奋进,美丽繁荣和谐新广安正迎面走来。 (陈定军 姜慧 记者 刘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张启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