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位于华蓥市工业新城的华金润集团生产厂区,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部部手机下线,工人们正忙着将产品打包上车,运往南美和中东等海外市场。作为全市出口企业代表,华金润上半年表现不俗。1至6月,出口额已经超过10亿元。
出口企业产销两旺,是我市商贸经济迅速崛起的真实写照。今年上半年,我市商贸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完成全年商务经济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商务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改善消费服务环境
充分激活消费市场
7月17日,市民龚露娟和5岁的儿子在广安国际商业中心吃牛排、买生活用品、看电影、玩儿童乐园,体验了吃、购、娱一站式购物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自从国际商业中心营业后,龚露娟一家就很少往成都、重庆跑。“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一点也不比大城市差。”同龚露娟一样,随着我市城乡商贸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放弃了舍近求远的消费方式,选择在本地消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综合零售实现销售额17.8亿元,增长19.5%,其中百货零售和超级市场零售分别增长22.2%和10.6%。快于全国、全省的增长速度,来自于市委市政府的提早谋划。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认真分析全市商贸经济形势,得出的结论是不容乐观。“最大的困难是消费增长压力不断加大。”面对挑战,我市多方发力,充分激活消费市场。
在城市,我市提出构建广安未来商业中心格局,以此改善消费服务环境,激活城市居民消费欲望。市商务局工作人员透露,广安未来商业中心由一个中央商务区和七个特色商业、商务功能区构成。中央商务区以恒大中天国际、国际商业中心为核心区;七个特色商业、商务功能区分别由枣山物流商贸区、官盛新区港口服务贸易区、协兴休闲旅游商贸区、中桥特色文化商贸区、奎阁总部经济集聚区、城北综合商业片区、前锋区辅城商贸区构成。
“一核、七区”的商贸布局,不仅提升了城市商业整体形象,还全方位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5月17日,官盛新区港口服务贸易区跨境商品体验中心正式运营,市民陈建云夫妇不仅在此买到了澳大利亚牛奶、俄罗斯面粉、法国红酒,还惊喜地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比市场上便宜了30%左右。
在乡村,我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贸市场体系建设,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今年上半年,全市乡村实现零售额69.4亿元,增长13.8%。
激活消费市场,我市不仅内部发力,还多方寻求更大的市场。6月22日,我市组织33家企业组团参加渝洽会,揽金180亿元。今年以来,我市相继参加了“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举办2017年四川乡村旅游文化节、四川名优特新商品展等节会展销活动,促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3.3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7月27日,天气炎热难耐。岳池县东板乡金城山社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站,前来购买商品的人却络绎不绝。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订单30多笔。
同样,前锋区代市镇百店村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也忙得不可开交,一件件手工做的农具从这里运往成都、重庆等地。村民的手工品、家禽、蜂蜜等走上电商平台,每月订单不下800笔,销售额达5万多元。
电子商务走进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商品,逐步形成“工业品入村,土特产进城”的格局。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引进阿里巴巴、中国网库、浙江前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户知名企业,打造莲桥云商、广安亲农网、啯品汇等网销平台,建成电商园区6个、创客中心1个,发展电商企业368户,发展各类网商、网店、微店3000余家,新增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近500个。1至6月,实现网络交易额5043万余元。
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只是我市现代服务业崛起的一个缩影。在我市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康养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通信服务业六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举措之下,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两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全市商贸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传统服务业也不甘落后,积极寻求突围。进入7月以来,因忙于美好家园超市的升级改造,管理人员卢思云忙得不可开交。这个占地1.2万余平方米的大型卖场,曾因设施设备的老化落后,日销售额仅为3000元。
要摆脱困境,必须转型升级!目标明确后,美好家园超市管理层拿出改革方案,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一楼和二楼售卖精品百货,三楼主营餐饮,四楼租给培训机构。通过转型升级,美好家园等传统服务业代表,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促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我市不仅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方面下功夫,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精品旅游景区,促使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0亿元,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
全面提档升级对外贸易
对外经贸成绩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广安腾扩发制品有限公司开始寻求转型之路。这家曾被评为全省出口创汇100强的港资企业,生产的假发全部销往欧美﹑非洲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在全球假发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从专精假发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贸易,到普遍涉猎高端红酒、电子商贸,腾扩发只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上半年对外贸易额跃升至2300万元。
同腾扩发一样,今年上半年,华蓥市的对外经贸成绩也格外亮眼。数据显示:上半年华蓥市对外出口额达9825万元,进口额2550万元。
作为地处内陆的小城市,华蓥市的对外贸易如何逆流而上、成功突围?答案在于该市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外贸产业升级。据市商务局负责人透露,2013年以前的华蓥市,只有腾扩发制品这一家外贸企业,年出口额不足1000万元。2015年以来,华蓥市开始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变生产型企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电子信息产业,彻底提升全市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档次。近年来,按照“先筑巢、后引凤”的思路,该市建起了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和配套服务区,吸引电子信息企业来此“扎根”,成功实现出口支柱产业由假发制品到电子信息产品的转变;并引导电子信息企业错位发展,丰富电子产品品种,实现了由低端的电子元器件出口向高附加值整机出口的转变。
今年,不止华蓥市的外贸成绩创新高,全市的外贸成绩也亮点频现:我市成功与重庆“跨境保”合作,建成广安首个跨境商品体验中心;成功投运川东北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平行进口车销售2000万元,上半年对外经贸成绩超出预期。以外贸进出口为例,1至6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9.3亿元,增长54.7%,较年初下达目标高出10.7个百分点。外资利用也为全市商贸经济腾飞增色不少。今年,台泥水泥产销两旺,台湾投资方准备投资2000 余万美元,用于扩大生产。
外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催化剂。除了台泥水泥,我市外资利用处处开花。上半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3293万美元,超目标32个百分点,完成年度目标的82.3% 。(游青 刘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