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邻水县石滓镇中心小学走廊的墙上张贴着热情小精灵(狗)、节俭小精灵(熊)、友善小精灵(海豚)……一张张图片栩栩如生,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邻水县推进品格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教科体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胆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品格,补足育人短板,提高育人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调研 发现品格教育“瓶颈”
“目前,学校的学生不好教。个别学生纪律观念不强,个人行为习惯差,贪玩好耍,爱慕虚荣。”坛同镇中心小学校长陈永超在一次汇报会后道出心声,“习惯决定命运,学生的良好习惯有待培养,好品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次外出学习,我有幸在成都观摩了品格教育课堂,有序的大课间和学生自主午餐管理,处处都体现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该县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说,新一届县教科体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组建了德育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召开座谈会,调研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调查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经调查分析,该县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孩子过度;隔代教育,孩子娇生惯养。大多数学生行为习惯差,我行我素意识严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诚实、勤劳、朴素等优良品质。
而品格教育的宗旨就是修养自我、温暖他人、美好社会,让你(我)遇见最好的自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让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好,天天都在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