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清晨,浓雾笼罩着宁静的山村。邻水县西天乡西天村的71岁村民陈明珍早早起床,拧开厨房里的水龙头,淘米洗菜做饭。“我从17岁开始背水,背了54年,从没想过能用上自来水,这多亏了李书记。”陈明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明珍口中的“李书记”是市总工会选派到西天村任第一书记的李华。自2015年9月29日驻村以来,李华常年穿行崎岖山路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为该村发展出谋划策,和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西天村地处华蓥山脉,是典型的山区村,山高坡陡,全村共有村民401户1253人,2014年底有贫困户80户235人。安全饮水、水利灌溉、防洪等设施几乎没有,人烟稀少、房屋破旧、道路泥泞是该村的真实写照,因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制约了其经济发展,2015年该村人均收入仅1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见过不少穷人,但从没想过会有村庄、村民穷成这样。”李华说,正因如此,自己从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一天起,便迅速转换角色,吃住在村,用一个月时间走访了所有在家村民,全面掌握村情民情。
村民陈明珍家的用水情况给李华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陈大娘准备煮碗面给我吃,可水桶里的水用完了,她说要去两公里外的地方背水。”李华觉得不可思议,“群众生活用水都这么困难,再宏伟、再美好的发展大计也是空谈,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于是,李华结合村民聚居、耕作情况,多方奔走,向县、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争取资金160万元,新修蓄水池14口,整修2口,新安管道9公里,新修山平塘1个,整修沟渠2.5公里,清理排洪渠1.2公里,解决村民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
“安装水管的时候,我们没花一分钱,现在随时打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水,李书记是大好人啊!”陈明珍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浓浓的感激之情。
如今,西天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组组通公路,户户通便民路。驻村两年多来,李华与村民们一起在大山深处见证了该村点点滴滴的变化。
李华在西天村的住所,除了有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健身器和一台旧冰箱外,再无其他。进门处一盆绿萝为这个房间增添了几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