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图片报道 > 内容
广安:一场正在进行的住宅革命(图)
【发稿时间:2017-10-19】 【稿件来源:365在线体育】
  

  数据看成就

  2012年,我市对武胜县白坪、飞龙、三溪3个乡镇连片的29个行政村50平方公里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整体打造;

  2015年,在农村建成装配式建筑示范点8个,628套、约1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房屋全部建成入住;

  2015年7月,我市出台了《广安市加快推进成品住宅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2015年新建商品住房中成品住宅开发建设比例要达到20%,以后每年递增10%,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市新建商品房中成品住宅开发建设比例达到60%以上;

  2016年,我市启动前锋区武装部业务用房、陡梯子安置房、杭萧钢构等17个近70万平方米装配式示范项目建设;

  2017年,我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17个,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率达到30%以上,引进部品部件生产企业8个以上。

  百姓故事

  “自从搬进了新房,日子越过越舒坦!”近日,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村民伍素英望着自家新房高兴地说。

  以前,伍素英一家6口挤在陈旧狭小的瓦房里,日子过得紧巴巴。今年7月,他们一家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居民安置点,与其他房屋不同的是,新房采用的是轻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具有抗震、节能环保、冬暖夏凉等特点。

  丁坝村新型住宅项目的落地,是卓达集团在我市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成功典范。卓达集团是一家自主研发高科技绿色新型材料和模块化组装式绿色建筑的大型企业,拥有数百项新型材料专利技术。

  2016年5月,我市与卓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绿色装配式建筑、健康养老、现代农业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而丁坝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安置点是双方合作落地的第一个项目。

  “以前,丁坝村大部分村民居住条件非常差。”广安卓安实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寄告诉记者,经过市领导及该公司负责人考察研究后,决定在丁坝村建设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居民安置点,新房全部采用卓达集团生产的新型建材。

  然而,许多村民在参观完卓达集团的样板房后,均对新型住宅表示质疑:墙里面是空的,这房子结实吗?

  李寄耐心地给村民们解释:“新型住宅的墙体采用复合式新型材料搭建,具有保温、隔热、降噪、通风、防潮等优点,房子建成后,还能抗9级地震,而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甲醛、苯等气体,真正做到绿色环保。”

  李寄的话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2016年10月28日,项目正式进场开工。今年7月,28户村民陆续搬进新房,新房总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单套面积25平方米至150平方米不等,均采用轻钢结构。

  但是,由于所有新型建材都从石家庄和威海运来,运输成本非常高。“在广安建一个新型建材基地,是降低运输成本的最好办法。”

  2016年8月9日,由卓达集团投资的10亿平方米装配集成建筑产业园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在前锋工业园区开工。今年4月,该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型建材在基地生产后,直接运到工地,像堆积木一样盖房子,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李寄说。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卓达集团投资广安的装配式建筑遍地开花:前锋区观塘镇新院村项目、武胜县公租房项目、枣山园区公租房项目以及邻水县高滩自贸区公租房项目……“广安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卓达集团将与广安携手并进,致力将广安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新型住宅产业标杆。”李寄说。

  记者点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新型住宅产业发展作为加快绿色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广大农村率先推行绿色节能、舒适环保、抗震性好的新型住宅房屋,一场轰轰烈烈的建筑革命在我市打响。

  为加快推进新型住宅生产项目建设,我市成功引进卓达集团、北新建材、杭萧钢构等龙头企业,着力形成一批有影响、有支撑的重点产业项目,逐步提升广安新型住宅产业化水平,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为把我市打造成千亿级新型住宅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发展新型住宅产业,既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俊帆/文 张启富/图 )

编辑:熊雪华 【返回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