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贫困户规范栽植油菜
彭良英,女,48岁,大专文化,现任邻水县九龙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2015年9月县农业局派驻该同志到九龙镇马盐村蹲点技术指导扶贫工作,该同志来到马盐村后,立足村情,主动作为,认真调查该村的地理、气候和土质特点进行分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深入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为确保粮食生产的高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她坚守了一名农技人员的本色,马盐村的村民们都对驻村农技员彭良英同志竖起了大姆指。
摸清底数 编制规划
产业扶贫,提供技术保障是科技扶贫技术指导员的职责。彭良英同志同村支“两委”干部一道,抢晴天、斗雨天,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摸排出了贫困户及贫困原因,根据致贫原因结合马盐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专业合作社、业主、村委、农户为主体的产业技术扶贫规划,并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制定了脱贫技术方案,按分户指导方案认真落实和实施,充分发挥了科技指导员的作用。张贴科技指导员公示牌,向科技示范户、贫困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示范户、贫困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贫困户在农业生产中排忧解难。
狠抓培训 提质增效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是科技扶贫技术员的本职。彭良英同志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份,介绍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在玉米、水稻、蔬菜、柑橘、辣椒生产管理关键时期开展技术培训,全年开展了柑橘的管理培训、玉米肥团育苗和水稻旱育秧技术培训、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辣椒种植管理培训、水稻、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共15期,保证了每户贫困户接受技术培训6次以上。通过培训,全村培育了科技示范户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该同志坚持对科技示范户做跟踪技术指导,使他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去年水稻亩产达560多公斤,较往年每亩增产50多公斤,玉米亩产达430公斤,较往年增产30多公斤,蔬菜种植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培育主体 壮大产业
彭良英同志根据马盐村的产业扶贫规划,大胆探索,引进业主任继权,成立了邻水县伍娃子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养殖淡水鱼、泥鳅、肉羊、家禽,种植蔬菜、果树,目前,该专业合作社已养鸡15000余只,有两个鱼塘养殖淡水鱼,面积近50亩,有15户贫困户都加入该专业合作社入股分红。另外邻水县鲜达柑桔专业合作社在申报过程中,该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村委会为主体,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去年底已管护柑桔500余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收入最多的达2000元。去年顺利完成辣椒的种植工作,全村共种植辣椒200余亩,其中在家贫困户69户共种植辣椒100余亩,最高亩产2500多斤,收入达3000多元。今年已完成辣椒种植350亩。
彭良英同志认真履行科技扶贫技术员的职责,从她填写的《驻村帮扶手册》中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她在马盐村工作时间为112天,里面记载了她每天的辛劳,但她总是说:“没得啥子,看到贫困户们能过上好日子,我就高兴”。彭良英同志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普通农技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苦干,在脱贫致富的行程中积极作为,致富路上书写的是群众致富的希望,广袤大地上沉淀的是群众致富的基石。在彭良英同志身上,民本是其思想基础,实干是其公仆情怀,创新是其不懈追求。面对九龙镇观马盐村精准扶贫工作稳中有进,她从不止步,更不自满,正如她所说的“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九龙镇马盐村打造好了,村民们脱贫致富了,这既是她辛劳的付出,也是她汗水的结晶,村民们是不会忘记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