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试验区建设 > 内容
广安市“部省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纪实
【发稿时间:2016-8-18】 【稿件来源:365在线体育】
  

  □王建强 雍晓燕 陈敬

  在2015年4月所颁布的《关于调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成员管理体制的建议》,对全市高中阶段学校领导班子的调整作了如是的规定:省一级示范高中、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校级干部由市委管理;省二级示范高中、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安希贤学校的正职领导职务任免纳入市委管理;其他一般高完中、中职学校正职领导职位由区市县委管理……广安市打破传统的高中阶段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任免机制,由市教体局党组在听取区市县委意见基础上提出动议意见,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意见后,形成动议工作方案,报市委审定后组织实施。

  “高中阶段学校领导班子管理体制的调整,把‘管人’与‘管事’结合起来,有利于高中校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有序交流。”对“新规”的价值,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作了如是解读。而紧邻“小平故居”的广安市希贤学校,是邓小平的母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政治意义,故而把该校书记、校长也纳入市委管理。

  “把广安市希贤学校书记、校长纳入市级管理的层次,按理说不符合分级管理的原则。”面对记者的疑惑,该负责人是这样解释的:“协兴园区学校少,要产生一个优秀的校长很不容易,于是我们就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校长。这样一来,无论是校长的培训,还是管理的指导,就更好操作了。”

  把希贤学校纳入市委管理,从另一层面释放出一个信号:广安市正逐渐淡化校长的行政级别,强化统筹管理。

  为了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人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广安市政府强化教师的交流:建立城乡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考核制度,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学校交流活动;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薄弱学校、偏远山区学校任职任教;到2018年,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比例达到10%左右。

  “如不划圈层,农村的想进城,而城里的不想去农村。”正如华蓥市教体局主要负责人所言,为了实现教师的有序流动,华蓥市形成了教师流动的“两层三圈”,即按发展水平、区位特点等因素,把全市的学校划分为城区圈、城郊圈、农村圈3个圈,从校长与教师两种层次,实现圈层内的“相对”流动。

  按“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华蓥市对教师编制实行统一管理和动态管理;依据“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师资相对集中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的原则,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单就2014年来说,全市有200余名教师进行了流动,有26名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未完待续)

编辑:郭文杉 【返回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