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广安园区 > 内容
广安经开区:转型有力御“寒”有术(图)
【发稿时间:2016-6-3】 【稿件来源:365在线体育】
  

  

    图为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一角。本报记者 张启富 摄

  【县域名片】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我市东部,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新桥工业园、临港物流园和滨江商贸园三个园区,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川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和四川省气盐结合的精细化工基地。

  2016年一季度,经开区核心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8.4%,4月、5月继续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截至5月30日,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2%,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过半任务。

  【转型故事】

  向“转型升级”要效益

  顺应供需市场变化,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4月28日,停产1年的玖源集团玖源化工正式复产。捷报频传,5月17日,玖源集团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聚苯硫醚(PPS)项目一期工程通过系统测试,正式投产。

  据了解,玖源化工主要生产合成氨和甲醇,两种产品很容易受市场形势影响。当前市场不景气情况下,难以保证企业正常盈利。

  面对现实困难,怎样才能突出重围?

  玖源集团将目光转向依靠技术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通过政策支持和精细化管理,玖源化工能实现保本微利经营;创新聚苯硫醚生产技术,采用多水硫化法,反应釜设计独特,反应效率高、洗涤能耗低、工艺遥遥领先,溶液回收率高达90%以上,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新常态下,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的唯一出路。”玖源新材料公司分析主管谢红平透露,目前,国内仅少许企业具有生产合格纤维级聚苯硫醚的能力,因其具有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在机械制造、航天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这就意味着,率先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并建立完整的生产线就能成功制胜市场。”谢红平说,一期投产后,可实现年产纤维级聚苯硫醚3000吨,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超过5000万元。

  “每个月纤维级聚苯硫醚的销售订单已经超过300吨,已经超过了我们每个月的生产上限,每天都要全负荷生产,争取早日将产品交付给客户。”玖源新材料综合部部长张元政介绍说。

  事实上,聚苯硫醚项目并不是玖源集团的全部,下一步,集团还将开发窑法磷酸项目。跳出原有的“一亩三分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玖源集团加速从产业低端向产业高端迈进。

  【转型轨迹】

  2010年6月,广安经开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既是环渝腹地首个国家级开发区、川渝合作示范区核心区,也是四川省布局的川东北能源化工基地、气盐结合精细化工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3年1月15日,广安港建成运行,成为川东北地区通过渠江、嘉陵江进出长江最近的港口和广安市作为成渝经济区示范区、打造川渝经济合作“桥头堡”的重要支撑,也为经开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广安经开区开始构建“一区三园”发展布局:滨江新区商贸园着力构建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四大先导型服务业集群;临港物流园区依托广安港发展现代生产性物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桥工业园区重点培育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

  2015年,提出坚持“1+4+6”发展战略,切实抓好产业、城建、民生、党建、保障五件大事。争取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千亿园区。

  2016年2月,广安新能源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营,标志广安经开区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跨入新的里程。

  【记者感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广安经开区按照中、省、市战略部署,努力改变一业独大、经济结构不均衡、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状况,构建多点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努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把经济转型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在转型升级中争先跨越,广安经开区就一定能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

  【对话一把手】

  激活“一区三园”实现转型升级

  ——访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世章

  记者:请谈谈您对“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理解。

  杨世章:2016年是“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市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广安经开区作为全省8个国家级经开区之一,肩负着推动经济增长和扛鼎工业发展的使命,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才能推动经开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广安经开区努力寻求转型路径,力争在逆境中实现增长,在困难中寻求突破。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提高了以实施精细化工、新材料、新型住宅三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端产业的“3+N”产业转型升级计划。通过改革要素保障机制,打好优惠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育强壮大一批骨干企业;通过成立精细化工等6个产业招商组和京津冀等5个片区招商组,强力招商,成功引进螺杆膨胀机等13个投资逾60亿元的重点项目,不断改善经开区产业结构。1—5月,预计核心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3%。

  记者:传统化工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杨世章:根据国家新的产业发展动态及我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按照“项目年”的总体要求,树立抓大项目就是加快发展,抓好项目就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凸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引进氯碱化工、钾盐化工下游和园区现有化工产业相配套的精细化工项目。有针对性地筛选企业信息,力求更加精准对接项目。

  近年来,广安经开区已初步形成了以中油广安、华油LNG、诚信化工、玖源化工、利尔化学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以宏威新材料、玖源PPS、人造蓝宝石长晶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这不仅让经开区具备年产5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等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还有氟硅酸钠、甘氨酸、氯代吡啶等一大批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

  记者:经开区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杨世章:实施“1+4+6”发展战略,激活“一区三园”载体,用活用够国家级经开区政策优势,推进城乡统筹、“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建设,把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成广安主城区的风水宝地、投资兴业的财富高地、创新创造的创业乐地、招商引资的政策洼地。

  进一步完善供电、供水、供气协调合作机制,引导企业利用好直供气大户、直购电价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达产达效;继续深化银政企合作,加大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接,努力协调企业融资;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冲破园区发展壁垒,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与天津高新区及开发区、深圳等地合作,加快推进天津高新区(广安)产业园、广(安)深(圳)合作产业园建设。(李硕  康建林)

编辑:彭冰婷 【返回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