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作协网->广安人物
  尹子勤其人其事
【发稿时间:2016-6-2】 【稿件来源:广安作协网】
  

  尹子勤其人其事

  □邱秋

  对尹子勤的关注,源于4月14日随“两江行”采访组去武胜县真静乡采访。之前虽曾听说此人,但没引起特别注意,这次听当地人谈起,再细细查阅史料,方知其确为传奇人物。说他“奇”,是因他与民国年间的众多风云人物都有过交往,如蒋介石、陈立夫、周佛海等等;他曾策划组织成功刺杀日本陆军省次官、关东军司令部驻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义则;他还坐过日本人的牢房、汪精卫的牢房、国民党的牢房,解放后又被错划为极右分子,一生可谓命运坎坷,劫难多多。

  (一)

  真静乡书岩村的尹家老院子,是尹子勤的老家。父亲姓甚名谁,已无从查考,但当地人给其父亲一个外号——“尹二皮”。尹二皮乃清末秀才,生性豪爽,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相邻若有官司,他常出面鼎力相助。当年四川袍哥组织盛行,尹子勤的父亲即为当地袍哥中远近闻名的大爷。尹家家道殷实,当属小康。尹二皮育有两子,尹子勤是老二,他自幼聪慧,奇想翩翩。在武胜,至今还流传着尹子勤因调皮无人能够管束,最后被父亲逐出家门的说法。是否可信,尚存疑问,但独特的性格为尹子勤后来活跃于江湖奠定了基础却不容置疑。

  1912年,22岁的尹子勤考入河北保定军校第一期,和他同门的师兄师弟有唐生智、蒋光鼐、李品仙等国民党著名将领。1914年11月,尹子勤在保定军校毕业,到了四川营山老乡护国军旅长邓锡侯麾下当兵吃粮,初任参谋,后升团长。1919年,调粤军第二军许崇智手下任总部参谋,继而又调国民革命军总部工作,成为蒋介石的一名高参。

  1927年,“4·12”政变发生,富于正义感的尹子勤与国民党分道扬镳,同上海帮会头子王亚樵等朋友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从事反蒋活动。

  1932年1月28日,第一次淞沪战争爆发。5月,国民党南京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日《淞沪停战协定》,使上海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基地。爱国志士对此强烈不满,满腔热血的尹子勤,更是义愤填膺。

  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生日,日本人谓之“天长节”,关东军司令部驻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决定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三军阅兵式。尹子勤与王亚樵获悉这个消息后,决定捣毁日本人的计划。

  为保证庆祝活动顺利进行,日本军警重兵把守虹口公园,戒备森严,甚至还规定中国人不得进场,捣毁行动如虎口拔牙,难之又难。鉴于这种情况,王亚樵与尹子勤决定请朝鲜独立党帮助他们实施捣毁计划。

  4月29日,日军受阅部队全部进入公园,朝鲜独立党人尹奉吉提着藏有炸弹的热水瓶,金天山和安昌杰各携带一颗手雷,混过岗哨进入活动现场。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一场震惊中外的袭击即将发生。阅兵式之后是飞行表演,全场人员仰头观望,都没顾及到下面会有情况发生。上午11时30分,绝佳战机到来,尹奉吉猛地将手中的“热水瓶”扔向了检阅台上正仰头观看飞行表演的日酋白川义则,随着一声巨响,检阅台上血肉横飞,鬼哭狼嚎。白川义则被炸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奄奄一息。其余日本要人多有受伤。日本宪兵赓即封锁虹口公园所有出口,不许任何人员和车辆出入,包括尹奉吉在内的八名嫌疑者被捕,安昌杰在撤离途中也不幸被捕。两人遭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

  5月7日下午,白川义则在日本兵站医院命丧黄泉,为此,日本侵略者将尹奉吉和安昌杰残忍地剖腹杀害,活祭白川义则。另一方面,大肆搜捕朝鲜人,闹得人心惶惶。

  见日本人不肯善罢甘休,尹子勤等人先逃往苏州,继而转香港。之后尹子勤又返回广东。

  (二)

  1933年11月,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李济深等人联合粤、桂、闽三省出兵抗日讨蒋(史称“闽变”),正在广东的尹子勤参与其中,并提出夹击广州后再行北伐的战略建议。但因叛徒出卖,尹子勤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这一坐就是四年,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才出狱。为御外辱,尹子勤捐弃前嫌,自愿服从蒋介石调遣。1938年底,蒋介石利用尹子勤与汪伪政权王辑堂、周佛海私交颇深的关系,将其派往上海,化名尹定一,伺机打入汪伪政权内部,为国民党刺探情报。尹受命后,先到华北找王辑堂,王将尹介绍给汪伪政权的日本顾问影佐,进入了汪伪政权的财政部和特工总部。

  打入汪伪政权的尹子勤,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国民党四川党员通讯处副主任等职,被汪伪授予少将军衔。所获情报,定期通过专人“专报”重庆。尹子勤的大儿子、中统上海除奸队总队长尹懋萱也与父亲同在汪伪政权从事国民党特工活动,但因工作需要,没有公开二人为父子关系。

  1939年底,军统派往上海的万里浪、林之江等人被日军宪兵逮捕,变节投敌,将化名“詹森”打入汪伪政权的特工、尹子勤儿子尹懋萱的真实身份和盘托出。次年6月12日,日伪特务机关将詹森逮捕,并以“与詹森过往甚密”为由,将尹子勤一同逮捕入狱。詹森被捕后,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40年秋被日伪杀害。由于万里浪提供不出尹子勤的反日证据,日本人则将尹子勤交由汪伪政府关押,长达5年,直到抗战胜利,尹子勤才得以出狱。国难家仇,让尹子勤对日伪更加仇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要员陈立夫、朱家骅等到上海南京大戏院成立蒙难同志会,抚恤殉难同志家属。作为抗日功臣,尹子勤应邀出席。当他看到出卖自己和儿子的叛徒、卖国求荣的汉奸万里浪趾高气扬、乘车而至时,国仇家恨涌上心头,当场起立高声质问陈立夫:“万里浪等人,昔日可以捉抗日分子,现在可以捉汉奸,职权是谁人所赋?”尹子勤这一带头,烈士家属群情激奋,万里浪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狼狈逃走。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蒋介石不得不将万里浪等28名上海军统投敌汉奸在上海公开枪决。

  尹子勤的义举,让军统十分恼怒,他成了军统的眼中钉、肉中刺。这年10月28日夜里,尹子勤被军统便衣秘密绑架到淞沪司令部稽查处,关押半年,既不过堂,也不审讯。直到军统头子戴笠摔死后,经吴绍澍证实“尹子勤为抗战子亡、身囚、家破”,淞沪司令部才将他移交军法处,连审三次,均无确凿证据,最终冤禁14个月而无罪释放。吴绍澍劝其加入中统,以解决全家生活困难的燃眉之急,但尹子勤却一口谢绝:“我就是饿死,也不会吃他老蒋的嗟来之食,哪怕是屙尿,都不会朝你那一方!”足见其性格之倔强,以及与国民党的不共戴天。

  (三)

  1948年1月1日,李济深在香港成立民革总会,在民革秘书长郭春涛的动员下,早已看破红尘、退出江湖的尹子勤毅然参加了民革,受命为川东负责人之一。先在上海秘密从事反蒋活动,同年5月,根据民革中央安排,回川开展地下军运工作,策反四川军界的实力派人物。

  尹子勤回武胜时,正值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武装起义风起云涌之际。后因敌我力量悬殊,被国民党镇压,大批起义人员遭逮捕,尹子勤联络乡中知名人士多方营救被捕人员。为此,尹子勤受到了军统的怀疑和监视,他不得不化装逃往成都。

  1949年7月,尹子勤辗转来到重庆,与民革负责人杨杰、黎又霖、周均时、王白与等人,按照联络军界人物为主的方针,商讨策反四川军界实力派杨森、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起义的重大事宜。

  由于混入民革的军统特务李君英、严守三的告密,川康民革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8月25日,川东负责人之一的尹子勤被捕入狱,关押在歌乐山白公馆,与先期被捕的黎又霖、周从化、周均时、王白与等8名民革战友同囚一室。在白公馆,尹子勤备受折磨,但他坚贞不屈,正如他生前自述:“未破坏组织,未牵连同志。”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军统特务对白公馆和渣滓洞的政治犯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杀害革命志士29人。

  毛人凤下达的处决完白公馆政治犯后即撤离的密杀令,被罗广斌等革命志士获悉,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罗广斌教育和开导看守杨钦典:“坐飞机跑台湾,根本没你的份。迷途知返才是你唯一的出路!”要他想办法帮助大家脱险。在罗广斌等人的劝说下,杨钦典同意打开白公馆大门,让还未被杀害的革命者逃生。

  罗广斌将尚未被杀害的19人按老中青三人分为几组,尹子勤和周绍轩被分在了毛晓初负责的一组里。

  突围中,被敌人哨兵发现。尹子勤一组此时刚好摸到白公馆的厨房后面,听到枪声急忙隐蔽起来。待枪声稀疏下来之后,尹子勤和周绍轩要毛晓初一个人先跑,理由是三人一起跑易暴露,加之毛晓初年轻跑得快,脱险把握大。但毛晓初不愿单独逃生,在尹子勤和周绍轩再三催促下,毛晓初挥泪告别难友,消失在深山老林。

  毛晓初走后,尹子勤和周绍轩继续向山顶爬去,他们身后晃动着敌人的手电光,眼看特务就要追上来了。为摆脱特务的追击,尹子勤和周绍轩纵身跳下了悬崖,顾不得疼痛,两人一头扎进茂密的灌木丛中隐蔽起来。就这样等到天明,直到确认后无追兵,才试探着活动了一下筋骨。眼下的困难是,他们左右都是悬崖峭壁,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困于此地的尹子勤二人,一呆就是三天四夜。

  初冬时节的歌乐山气温已经很低,没有水喝,没有东西可吃,寒冷、饥饿让尹子勤他们陷入绝境。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2月1日,他们看见上山砍柴的老乡,老乡告诉他们重庆昨天就解放了。他们向老乡讲明了情况,恳请老乡救他们出去。好心的老乡拿来绳索,又喊来了几个人,将他们拉上了悬崖,救离险境。

  二人下山以后,各自投亲靠友。尹子勤来到井口的嘉陵江码头,找到经常到重庆做生意在这里落脚的老乡,让他带信回家。得知父亲脱险的消息,尹子勤的小儿子尹泽凡带着衣物和干粮,日夜兼程赶到井口,将九死一生的父亲接回了家。

  (四)

  回到家乡的尹子勤,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征粮和肃匪工作中。时任川北行署主任的胡耀邦同志看过武胜县委统战部整理的有关尹子勤情况的材料后,作出批示:“尹子勤是川北民主人士中有才干者之一。”1950年4月,胡耀邦先后聘任尹子勤为川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和特邀代表。6月23日,川北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南充召开,尹子勤作为代表出席。会议推选他为川北军区剿匪委员会委员。11月7日,胡耀邦任命尹子勤为川北行署参事室参事,同时要求先期到职工作。

  就在尹子勤担任川北行署参事期间,发生了一件他当时并不知道,却与他直接相关的事件。

  当时川北正在开展土改运动,尹子勤老家的一些农民集体来到南充,向川北行署统战部要人,要求把尹子勤抓回去斗争,统战部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老乡们没有达到目的,索性在南充住了下来,声称不将尹子勤抓回去,绝不离开南充城。

  尹子勤解放前身份特殊,属开明的进步人士,特别是华蓥山起义失败后,他营救了不少被捕的游击队员,对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川北人民政府建立后,他担任川北行署参事,还担任了川北军区剿匪委员会委员,是行署的重点保护对象。群众不明真相,如果允许揪回去批斗,后果不堪设想,根据当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被不明真相的群众处死。这不但会给川北民主人士带来恐慌,而且会影响到统战工作整个大局。

  得知武胜农民要抓尹子勤回去批斗的情况后,胡耀邦立即指派统战部副部长刘玉衡、公安厅长董弼枕去做群众的工作。当了解了尹子勤其人其事后,老乡们自觉地离开了南充。尹子勤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情,感慨地说:“还是共产党明辨是非!”

  1952年9月20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任命尹子勤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1月14日,经省政府第七次会议通过,以省政府名义,任命尹子勤为省政府参事。接到省政府的任命后,尹子勤走马上任,成了省政府参事室的一员。他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1952年首批30名参事之一,在迄今为止的181名参事中,他排名第五。

  1957年,反右斗争的浪潮席卷全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反右工作团团长的尹子勤,一夜之间被人反了右,还划为“极右分子”,继而被撤销省参事室参事,开除了民革党籍,同时受到遣送回家、监督劳动的处分。

  政治上的打击,给了尹子勤极大的心理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磨难,他郁郁寡欢,1960年,一代奇人终于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中央精神,四川省参事室对尹子勤的问题进行了复查。1982年,四川省委统战部就其问题正式作出平反:原划尹子勤为极右分子的处分结论予以撤销,建议民革恢复其党籍。

  前不久,我去武胜白坪参观,参观了这里的红岩英烈纪念馆。尹子勤的事迹被陈列在这里,望着他的照片,我很感欣慰,历史终究会对每个人以公正的评价。一代奇人地下有知,定当笑慰九泉。

  (本文写作中参阅了田达武等人相关资料,特致谢。)

编辑:广安作协网 【返回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