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成效凸显。(张启富 摄)
贫困村建起了活动室
“村里给我们修了这么漂亮的活动室,还补充了书屋图书,我有空就会到这里来读书、看报,学习知识。”1月7日,在武胜县胜利镇吊井龙村活动室,村民陈杰明如是说。
吊井龙村是胜利镇较偏远的一个村,离场镇7公里,交通不便,没有一项像样的产业,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后进村。
2015年7月以前,村里一直没有活动室,村干部办公要么在自己家里,要么到村民家里,每次村上开会,都得提前几天借地方。几经寻觅,2015年初,一间10余平方米的打米房,成了村上的临时会议室。
“以前开会挤在打米房里,夏天热,冬天冷,村民意见很大。”村党支部书记陈红说,后来有村民提议建一个活动室,可她算了算,得花20万元左右。这对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吊井龙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在陈红一筹莫展时,武胜县委出台了《2015年党的建设工作经费保障走在前列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提出,按照乡镇主导、县财政补助的办法,预算专项资金,新(改)建村(社区)活动阵地150个,确保全县549个村(社区)活动阵地实现全部达标,保证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新规出台,陈红看到了希望。2015年5月,村上开始筹划修建活动室,资金由县上、镇上财政补助一部分,村民出一部分。
2015年7月,村上新修建的活动室投入使用。“活动室有320平方米,会议室、医务室、便民服务中心、广播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干部开会议事更方便了。”陈红说。
像吊井龙村这样没钱修活动室、无钱办事的情况,是大部分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尴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5年,我市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基层党建经费保障制度,全市村(社区)办公经费提高到4万元以上,村、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分别提高到5万元、10万元。党员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维护经费按每村每年不低于2000元纳入财政预算。在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保障的通知》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对省、市组织部门直接联系的“两新”组织,给予6000—12000元/年的经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