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勇敢村蓬勃发展的产业。(张启富 摄)
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鲜明的“广安特色”,形成了稳定清晰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探索出一系列推进科学扶贫新机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扶贫攻坚热潮——
【关键词:精准扶贫】
2015年12月22日一大早,邻水县石滓镇中城寨村主任胡建清便出现在村里的公路施工现场。水泥路面已经完成施工,工人们正在忙着进行波形防护栏、标志牌、警示桩、标线等安保设施建设。自2014年修路以来,胡建清只要有空便会出现在施工现场。他总是说,“来现场看着,我心里踏实。”
中城寨村是省级贫困村之一,村民脱贫愿望十分强烈。去年以来,通过整合国家项目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该村修建了一条长10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打通了村民的出山道路。
“中城寨位于明月山脉中段,山高林密,旅游资源丰富,曾是享誉邻(水)垫(江)的佛教胜地。我们正加大旅游开发力度,等路修通,村民们就有望吃上旅游饭。”胡建清说道。
“要致富,先修路。”2015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485.65公里,新修便民路261.3公里,建成17个扶贫新村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改善了贫困群众出行条件。
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是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缩影。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后,我市迅速召开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及时传达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王东明书记讲话精神,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过硬举措,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制发了精准扶贫10个专项工作方案。按照省委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奋力作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打响了全域扶贫开发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