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我的身子很弱,经常生病。在我生病的那些日子里,母亲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煎上一个时辰的药。于是,我们家总是弥漫着刺鼻的药味,母亲的衣服上也总是散发着令人敬而远之的味。因此,家中很少来客,依稀记得上次来客人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且是来讨债的债主。
我的病如巨石压在母亲的心里,母亲四处借钱,寻找偏方来治我的病。某一日晨,我看见母亲把一块蓝布轻轻搭在竹篮上,缓缓提起竹篮,身子略弓,用右手护住篮子,神色紧张地出了门。这种情形,持续了十几日。
又是一日晨,院子里人声鼎沸。一向寂静无人的院子里传出如此嘈杂的声音,我很好奇,起身扶着墙走向院子。母亲被乡亲们围成的圈包围着,母亲双手抱住竹篮,被抱的地方凹了进去。“就是这个女人,每天早上把煮过的药渣铺在路上,安的什么心啊?”“听说有一种恶毒的方子,就是让人在病人喝过的药渣上走,就能把病给移到那个人身上。”在众乡亲的声讨中,母亲只是一味地低着头,并不申诉。
事后,母亲把药渣收了起来,一丝也没落掉。但我却把母亲重新收起的药渣一脚踢倒,留下恶狠狠的一句话:“你怎么可以这样?!”便又扶着墙回房了。
第二天凌晨,我听见了一些异动,母亲又携着那篮子出门了,我跟着她,想一探究竟。弯曲的山路格外难走,没几步我就气喘吁吁了。母亲一如既往地来到那条唯一通往外面的山路上,将篮子小心地放下,生怕磕着了,然后将篮子里的药渣仔仔细细地铺满每一寸土地——果真,她又在干这种事了。不行!得阻止她。可接下来令我目瞪口呆的是,母亲并没有径直离开,而是将脚踏在刚铺好的药渣上,在上面来回用力地踩,口中还念叨着:“请将病魔从我儿子身上赶走,我宁愿以十倍的痛度降临在我的身上……”眼泪,划过脸颊,我满心懊恼——母亲在路上铺药渣,诅咒的并不是别人。
那天早晨,母亲把每一寸药渣都要踏个遍的身影,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那就是我所拥有的爱。(邻水实验学校 胡鹏 指导老师 王红)
【教师点评】
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感人。借助细节描写塑造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同时处处为下文埋下伏笔,将母亲铺药渣一事写得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将一个普通母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