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名家风采 > 内容
鹤岭走笔(1)
【发稿时间:2015-3-20】 【稿件来源:365在线体育】
  

  远眺鹤岭 唐明 摄

  渠江北来,经过广安老城后折向东去,在老城的对岸形成一个半岛,广安人称之为“鹤岭”。3月6日,笔者随“两江行”采访组,又一次来到鹤岭。

  鹤岭晴岚 绝美风景

  鹤岭得名源于一段神话传说。相传唐代果州(今南充)金泉山有一女,名谢自然,已得道成仙,常骑乘白鹤四处游玩。一日飞临广安,见渠江环绕的这处半岛风景绝佳,她不忍离去,便在此居住下来。从此,这里便被称为仙鹤岭,简称鹤岭,当地老百姓又叫白鹤山。

  早年间,鹤岭上还有一些古老的寺庙楼阁,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前,原来的奎阁也耸立在鹤岭山顶。鹤岭对着老城的一面,临江是二十多米高的悬崖峭壁,长达二、三百米。这段悬崖的最上端,有一处不深的石窟,里面有一尊观音摩崖造像,真人大小,此处遂被称为观音岩。文化大革命时期,菩萨头被毁,后来有人又用水泥补上了。虽说这观音像雕工较为粗糙,可老百姓却传说极为灵验,几乎有求必应。于是,常有四方信众在这里烧香叩头,给菩萨挂红,隔江遥望,即可见石窟周围红艳艳的一片。早年间,每逢渠江涨水,城里人看着对岸,会相互告知:观音菩萨洗脚了!水再涨高点,则会说:观音菩萨洗头了!这段悬崖的下端就是半岛的尖嘴。这尖嘴是突兀的岩石,被江水冲刷出了窝坑和凹槽,远观状如兽头,当地百姓给它起了个朴实的名字——猫儿嘴。其下江边就是与东门码头相对的渡口。一道石梯从渡口上来,经过猫儿嘴旁边爬上悬崖,即进入靠近悬崖边上的一条古老的小街——新街。新街口旁边的半坡上矗立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石塔——文笔星。鹤岭上的这些自然风物、人文景观与老城隔江相对,更衬托出广安历史悠久、山河形胜的独特韵味。

  隔着渠江,鹤岭位于广安城正东,本来就风景优美,加上以前的寺庙楼宇,以及奎阁、文笔星点缀其间,每当旭日东升,阳光辉映,城里的人隔江相望,水光山色,雾岚蒸腾,临江绝壁之上,烟霞中塔阁楼台宛如仙境,于是这里被荣称为“广安十六景”之一——鹤岭晴岚,成了广安人的赏游胜地。明人杨奇昌的《游鹤岭》,生动地描绘了这里的绝美风景,诗曰“环江孤屿共翱翔,面面山光接水光。动地潭声翻玉液,插天文笔笼晴阳。乱云僧返前村寺,落日人归野渡航。醉去岭头回首望,差池白鹤自飞狂。”塔阁巍然装点河山

  据史料记载,鹤岭上曾有庙宇楼台,但在笔者少年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消失多年,只看见一塔一阁。但因有了这一塔一阁,鹤岭便显得灵气勃发。

  塔,是矗立如笔的文笔星,位于新街口即猫儿嘴的头上,与老城东门隔江对峙。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石塔,高约10米,为密檐式建筑,除了基座,上面有十三层。相传为南宋资政殿大学士安丙所建,距今已八百多年。其石质不是很好,现已严重风化,各层塔檐及塔身雕刻的花纹、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那时,鹤岭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耸的奎阁。当时的奎阁系木质穿逗结构,共五层,从广安城这边望去,飞檐翘角,古朴而雄伟。它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系从广安老城西南面的文庙旁边迁建而来。

  奎阁,又叫魁星阁。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相传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奎宿掌管文化艺能,被人们奉为文运之神,在汉《孝经援神契》中即有“奎主文章”的说法。“魁”代表首位,有独占鳌头之寓意,“奎”与“魁”同音,于是人们一般又将“奎星”说成“魁星”。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这样的魁星阁或魁星楼,其中必有“魁星点斗”的吉祥图案,那魁星手拿一支笔,专门点考试中榜者的姓名。由于有这个说法,过去读书人就常去拜求魁星,希冀科场得意,早登喜榜。

  笔者儿时曾与小伙伴渡过渠江到鹤岭游玩,登临过奎阁,其上供奉的什么早已不见,底层还住了两家农户。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圆木柱子十分粗大,两个小伙伴都围抱不拢;各个飞檐下,有些还挂着残留的铜铃,随风叮当作响。笔者还注意到,各层楼、各柱子之间的一些横梁及起连接作用的木质构件,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拆下盗走,光留下一根根粗大的柱头。当时的小伙伴们都非常的纳闷:这么美好的东西被人破坏,竟然没有人管!后来,我们担心的事终于发生——1972年8月,一场大风中,奎阁訇然垮塌!鹤岭顶上高高耸立的奎阁突然不见,隔江而望的广安人无不摇头叹息。不久,垮塌的木料被装车运往某乡镇,建了新会议室;一些没有摔碎的灰黑色筒瓦,被当地人家捡走,盖了自家房屋。

编辑:唐心 【返回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