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365在线体育 > 中国梦在广安 > 内容
文化大发展的“岳池路径”(1)
【发稿时间:2015-1-4】 【稿件来源:365在线体育】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春,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途经岳池县,被恬静怡然的农家民风民情和田园风光所感染,写下著名诗篇《岳池农家》,其中“农家农家乐复乐”已成千古名句,也成为岳池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的出处。如今,经过800多年的演绎,陆游描绘的安谧祥和的农家氛围,在岳池一直延续了下来,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品牌并哺育了当地的曲艺文化。

  从2002年开始,岳池县深度挖掘农家文化内涵,利用丰富的农家文化资源,以“寻农家源、观农家景、品农家宴、赏农家韵”为本,每两年举办一次独具魅力的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该县依托源远流长的农家文化和形式多样的曲艺艺术,响亮地提出了“曲乡的盛会·农民的节日”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主题,着力打造岳池农家文化品牌、叫响“中国农家乐之源”、“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米粉之乡”名片。

  围绕曲艺文化和农家文化,一场以曲艺文化为内容、整合农家旅游文化的大胆布局,在岳池逐渐铺开。

  立足本地,打造岳池农家文化品牌

  2013年,岳池利用川剧《秋江》片段,进一步挖掘、整理,一改往日电子合成音乐伴奏的方式,通过和声、镲、板的节奏敲击,婉转动听的唱腔,配以演员生动的表演,展现原生态荷叶独特的曲艺魅力,创作了荷叶《秋江》。在第二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中,荷叶《秋江》凭借动情的表演和出色的舞台表现力,从众多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也因此拿到赴法国演出的“绿卡”,于2014年6月参加第七届巴黎中国曲艺节,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获得银奖。

  该县能创作演出竹琴、扬琴、清音、车灯、荷叶、花鼓、金钱板、弹唱、评书、相声、相书、双簧、连响、快板、方言、谐剧、莲花落、三句半等20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目前,全县共有11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从艺者有两千余人,其中3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常年在全国各地演出。岳池被单戏更是木偶艺术中的一绝。民间老艺人郭宗勋(艺名郭丁丁)可以一人打击全套川剧锣鼓,口唱生、旦、净、末、丑声腔,同时操纵木偶表演,即一人独演整台被单戏。他曾为德国、日本外宾及港、澳、台同胞演出。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的吴雪在观看郭宗勋的被单戏表演后夸道:“这是四川省艺术价值很高的特种艺术,是岳池的土特产。”

  岳池灯戏是川戏五大声腔里最富地方特色和民间情调的艺术。它发源于先秦俗称“跳端公”的傩祭。旧时灯班来到农家三合院,四张打谷拌桶翻成舞台,七八盏花灯,三五个角色,灯锣、胖筒筒伴奏,载歌载舞,诙谐风趣。如今岳池灯戏登上大雅之堂,1987年岳池灯戏应邀晋京长安、吉祥剧院,并入中南海演出,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曹禺在观看后说:“岳池灯戏真让我眼界大开。我为那里有这么好的,这么高明的艺术而折服。每出戏都有特殊的乡土味、新鲜感,幽默、风趣,富有智慧,文化传统很厚实,很了不起!”

  悠悠岁月流逝,先民们尽吸湖广文化和巴渝文化精华,千年耕耘繁衍,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岳池农家文化。

  为保护和更好地发掘农家文化,岳池成立了农家文化研究所,深入挖掘农家文化内涵,编辑出版了《岳池农家文化概览》等书籍。2002年,该县开始举办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大胆地向外宣传岳池农家文化品牌。农家文化影响着这块土地上的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传承。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被评为“中国·四川十大名节”。通过近10年努力,“中国农家乐之源”、“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米粉之乡”丰富了岳池农家文化的内涵,岳池农家文化成为全国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编辑:熊雪华 【返回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