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省十一届运动会闭幕,广安代表团获得两枚金牌、1枚银牌、4.5枚铜牌,团体总分排名位居全省倒数第二。2014年8月23日,省十二届运动会闭幕,广安代表团获得16枚金牌、16枚银牌、13枚铜牌,并以团体总分998分的历史最好成绩,位列全省15名。
仅仅4年时间,广安竞技体育为何变化如此之大?近日,记者来到市教体局进行了探访。
党政重视动力大增
“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为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12月17日,市教体局副局长王江宁告诉记者,省十一届运动会闭幕后,市政府赓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切实加强竞技体育工作,大力选拔、培养、引进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速提高全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意见》的出台是我市竞技体育腾飞的起点。”王江宁说,《意见》中特别规定对参加省以上运动会,并获得冠军的优秀教练员,没有正式工作但符合事业单位招考条件,经人社、教体部门考核,优先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意见》出台后,我市先后从外地成功引进6名优秀教练员,极大提升了举重、摔跤、柔道等竞技项目的整体实力。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2013年9月6日上午,市委书记侯晓春主持召开庆祝第29个教师节座谈会,来自全市体育教育战线的代表齐聚一堂。会上,侯晓春指出,要弘扬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青少年踊跃强身健体的热潮,通过学校体育的大跨越,促进广安竞技体育的大提升,实现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市委主要领导如此重视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师,这在其他市州并不多见。”王江宁坦言,这极大激发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给6名从外地引进的优秀教练吃了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