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近期召开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他们是感恩作贡献的优秀代表,从今天起,本网陆续推出反映部分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事迹的通讯,以期弘扬广安精神,凝聚发展力量,推动广安在新的征程中谱写更加绚丽的“中国梦”广安篇章。
市民广场上整洁的大理石地板、高大翠绿的银杏树,风景清幽的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的骑游道,构思巧妙的邓小平缅怀馆……广安市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惠民工程建设逐渐完工,这凝聚着施工者们的汗水和艰辛。11月18日,记者对在惠民工程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建设者们进行了回访,再次了解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过的感人故事。
“老婆心疼得哭了”
“兄弟们,别松劲啊,你们晓得工期短,质量要求严格,今天的辛苦能换来明天的幸福。”在市民广场建设现场,何继诗经常这样鼓励工友们。
何继诗,广安本地人,也是市民广场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市民广场的建设中24小时不停班进行混凝土浇灌的那段期间,何继诗吃住全在工地上,近在咫尺的家,他却两个月都没有回去过一次。
“两个月没有回家,老婆心疼得不行,带上儿子过来看我,结果过来她就哭了。”想起那段日子,何继诗有些感慨。天天在工地上风吹日晒,他被晒得又黑又瘦,妻子带上儿子过来探望他,擦肩而过时,居然没有把他认出来。“后来我喊住她,她看着我一句话没说,先哭了起来,说我太辛苦了,倒把我弄得手足无措的。”何继诗告诉记者,心疼归心疼,妻子却从未说过一句让他回家的话,“她知道我工作的意义,作为广安人,我们都愿意为此奉献。”
工地上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施工队,而何继诗是协作队伍的管理人员,施工队里有80后、90后的小伙子,不适应高强度的工作,来自上海的90后小伙子陈正超就和一起的几个人萌生不干了的念头。“我想让他们明白我们在这里辛苦工作的意义。”何继诗选择了一个陈正超休息的时间,带上他们几个人去邓小平故里参观。“陈正超他们几个在陈列馆里参观得很仔细,一点点了解邓小平的伟大人生,回来后,陈正超一句话也没说,但从此以后,再也不说不想干了之类的话了,每天在工地上特别卖力。”
“工程上的活累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可爱的建设工人们怀着对邓小平的敬仰和怀念,想用自己的汗水和劳动,为伟人诞辰110周年献礼。”何继诗一席话,道出了建设者们的心声。